徐宗学个人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徐宗学主任就城市洪涝问题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 发布时间:2022-08-25 浏览次数:

徐宗学主任就城市洪涝问题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

 

2022711日,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个跟往常一样极为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乡王家堡村的村民而言,却是毕生难以忘却的一天。当天上午10时,突降暴雨,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但随着降雨的持续进行,脚下的积水越来越深、积水范围越来越大,几个小时以后,王家堡村已是汪洋一片,积水最深的地方接近2米,尽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许多企业严重受灾,有些企业甚至遭到了“灭顶之灾”。相关企业负责人认为,本次洪涝灾害除了天灾以外,人为因素的影响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包的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空港配套工程(晋中区域)水系治理项目,该工程填埋了排洪渠,致使雨水向南外溢形成洪水。而中国电建则表示,本次洪涝灾害系极端暴雨所致,中国电建同样也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双方各执一词,尚在等待相关部门的技术鉴定和调查结果。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张馨予赶赴一线,对此次洪涝灾害成因进行了追踪报道和深度分析,“晋中洪灾调查:施工是否堵塞了排洪渠?”的文章,从洪灾过程、洪涝原因、谁该为洪涝负责以及如何治理洪涝灾害等不同方面,对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乡王家堡村此次洪涝灾害进行了深入分析。关于如何治理洪涝灾害的问题,张记者采访了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宗学教授。

 

 

徐宗学主任采访稿截图

 

徐宗学主任认为,城市洪涝灾害主要的原因是极端暴雨事件的发生,以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为例,在这场重大自然灾害中,城市外洪内涝、地铁进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多灾并发,首先是因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但是导致城市洪涝灾害加剧的还有一些人为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由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区域原有的大量的水塘、坑塘甚至湖泊被填埋,一些河道、沟渠也被填平或改造,城市流域蓄水空间减小,泄流能力降低,从而人为增加了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风险。某种意义上,治理城市洪涝意味着要减小洪涝灾害中的人为影响。

近年来,为了加快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多种文件。2021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各城市要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徐宗学主任认为,这一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是很科学的。重现期较小的暴雨只要源头减排,即通过海绵措施如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池等就可以解决城市内涝;更大强度的暴雨,除了源头减排还需要管网排放才能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暴雨强度如果进一步加大,除了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还需要蓄排并举,也就是除了利用普通海绵措施和排水管网,还需要充分利用城市河湖、洼地以及公园里的人工湖泊等临时蓄水措施才能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徐宗学主任表示,当出现超过百年一遇甚至数百年一遇超标准洪水时,为了避免人员伤亡,重要的是组织人员有序撤离,地下停车场甚至个别地铁隧洞也可以考虑允许适当进水,即超标应急

在徐宗学主任看来,由于水文现象的随机性特点,完全避免城市洪涝灾害十分困难,人类只能选择与洪水共存。当前,随着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需要考虑为洪水预留更多的空间,通过退城还湖退城还河,将城市建设初期占用的河湖空间尽可能恢复,甚至一些学校操场、城市广场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如果一些中小学建成下沉式操场,下挖一到两米,平时可以作为活动场所,洪水来时则可以作为临时蓄水场所,做到‘平战结合’。这应该也是当前韧性城市建设的措施之一,即通过增加蓄水空间,提高城市应对洪水的韧性。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徐宗学主任,对于扩大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地位和影响,无疑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供稿:黄亦轩)




徐宗学个人网站